行情上躥下跳 資本“兩會”營造救市輿論
行情上躥下跳 資本“兩會”營造救市輿論 2008年03月08日07:08 華夏時報 評論2471條 記者採訪瞭解到,本次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遞交的議案提案不但火力猛,而且均具有針對性。
全國政協提案“NO.1”鎖定資本市場。
剛性需求難抑制,而竣工比例減少,供需矛盾的加大,使房價出現拐點幾無可能……
民建中央在提交的《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稅收政策》提案中認為,應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稅制。其中提到的降低印花稅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印花稅急需由雙向徵收調整為只對賣股票單邊徵收。”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遞交提案呼籲為市場減負,並引導投機轉向投資。
不謀而合。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發改委副主任吳剛提交提案,建議將交易印花稅降到原位即1%,並實行單邊徵收。
網上調查,股民希望降低印花稅的比例高達98%。據悉,印花稅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是因為稅率太高,在完成使命後,幾乎只剩下了“抽血”的主要動能。
財政部4日公佈資料顯示,2007年,證券交易印花稅額2005億元,是2006年的11倍,股民人均貢獻2000元。
鉅額再融資現象則是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稱,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主要靠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上市公司、投資者和監管層,“上市公司不能為私利,把融來的錢用於投機活動”。
“不能把股市當成‘提款機’,上市公司再融資要有‘度’。”全國政協委員、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稱,僅去年一年再融資就超過了8000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股份董事長劉漢元提交新股發行改革方案,建議實行賬戶最高限額申購。
“盛大或迴歸A股。”全國政協委員、盛大網路總裁陳天橋則從企業出發提交了“如何為成熟創新型企業回到A股上市”的建議。
市場勁吹暖風,眾望之下,股市為何依然十分低迷?
市場急需呵護
市場不能承受如此之重。
5日,中國平安股東會通過了千億再融資方案,平安身後更多的公司躍躍欲試。而根據平安公報內容:“用於增強公司資本實力和經有關部門批准的投資專案。”對更應該公開的融資投向始終躲避。平安董事長馬明哲還稱:“不能直接將近期股市的下跌與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計劃聯絡到一起。”
而對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範福春6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的“證監會將嚴格稽核平安融資方案”,市場普遍持觀望態度。
反而是置身其中的上市公司認識到了其中危害。全國政協委員、浦發銀行董事長吉曉輝稱,浦發銀行“再融資”方案要照顧市場行情,擇機發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表示,以身作則,中國人壽不會在短時間內大量購買股票或者拋售股票。
“建議徵收資本利得稅是特大利空。”賀強委員分析被寄予厚望的“一號提案”後驚呼。儘管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副部長蔡玲向記者解釋了提案出臺背景,但在股市水深火熱的當口,這一聲音仍顯得不可思議。
有不願具名的委員表示,這個提案內容“正確”,但提出時間不“正確”,結論難免偏頗。這說明各方對市場發展觀點仍存在不確定性。
事實上,記者集中“兩會”聲音,還有更多來自政策上的不確定性。
此前預期臨近的推出股指期貨時間表,延後已成不爭事實;範福春提到鐵定儘快推出的創業板,仍是沒有具體時間表。不過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副主任歐陽澤華在會議期間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創業板的推出是國家今年對資本市場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並提示4月份證監會將會公佈調研結果,5月份有可能適時推出。
另外,對於千夫所指的印花稅,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依然稱:“話題敏感,須走程式,所以近期不會就印花稅是否調整的訊息作回應。”
更蹊蹺的是,針對剛剛發行了新基金的動作,證監會卻表態:“發行新基金並不是監管部門的救市行為。”許多人士對於監管層在目前行情下還遊離不定的政策大為不解。政策層面的不確定傳導至市場,4日、5日兩日大盤下挫在所難免,行情走勢屢屢驚魂也就不難解釋。
財政部5日公佈的預算也讓市場感到寒冷,在今年行情不會複製2007年強勢的背景下,依然安排印花稅高達收入1945億元,約與2007年持平。
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不僅需要被寄予厚望,更需要的還是精心呵護。
“現在到了採取一些政策手段幫助股市恢復更強活力的時候了。”全國人大代表範誼稱,美國都能明確救市,我們更應該。
本報記者 公培佳 姜豔豔 陳 鋒 於 濤 北京報道 耳東東/製圖

黃凡凡

2022-08-02 05:33:02